作者简介:郑文娟,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岔河中学教师,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,获国家级三等奖,同年撰写论文《怎样开展语文晨读》发表于《云南教育·中学教师》上,多次参加论文竞赛,获省级二等奖1次,省级三等奖3次,2021年参加玉溪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评卷,获“‘语文学科’优秀评卷员”称号。
屈子曰: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探索,引领人类一步一步向前进。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,每一次社会的变革与发展,无一不是前人勇于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成果。
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探索天空及宇宙的?大约是从古人创造“后羿射日”的神话传说时开始的;大约是从庄子问出:“天之苍苍,其正色耶?其远而无所至极耶?”之时开始的;大约是从明朝万户将火箭绑在椅子上,以期“一飞冲天”时开始的。新中国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启了探索宇宙的征程,时至今日,咱们的“嫦娥四号”已能直抵“广寒宫”,一探月背之真貌;“天问一号”亦能飞向渺远星空,再寻宇宙之穷极。
其实,不论是科技的进步,还是国家社会的发展,都离不了探索与创新。放眼看一个世纪以前的中国,那是一个积贫积弱、满目疮痍的国家,毛泽东同志振臂一吼:“农村包围城市!”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了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,星星之火最终有了燎原之势;四十余年前,邓小平同志大手一挥:“搞改革开放!”中国经济飞速发展,人民收入大幅增加;21世纪的今天,习近平主席号召大家:“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特色道路!”而今,国家面貌日新月异——蛟龙深浅,天眼问世,港珠澳大桥横跨天堑,国产大飞机笑傲苍穹……
生逢盛世的我们,也许平凡,但不应自甘平庸,我们也应当有积极探索的精神,探索需要什么呢?
探索需要相信自己的勇气。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,年轻时意外失却双腿,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自暴自弃的黑暗时光后,他勇敢地拿起笔,书写他不凡的人生,最终,他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全新的人生路,也铸就了一座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。
探索需要不畏失败的精神。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为了能提取到抗虐效果最佳的药物青蒿素,先后进行了近200次的实验,最终才找到了抗虐效果为100%的青蒿提取物,为中国的抗虐研究事业打开了一道崭新的大门。
探索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。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,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数十年如一日,躬耕田野,从不言放弃,最终研制出杂交水稻,解决了我们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吃饭问题,如今,我们已从“饥饿大国”变成了粮食出口大国。
由此可见,探索能推动个人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,因此,作为青少年的我们,不应停下探索的脚步,只有勇于探索,勇于前行,我们方能迎来生命的“柳暗花明”!
备注:本篇文章为学科网杏坛荟作者原创,仅用于分享,转载请注明来源学科网。